這是和插畫家 Wanyun Chen ,在台灣高鐵TLife雜誌「#小點心大世界」單元第七回系列合作的圖文。
.
這期我們玩(科)鬧(普)的對象是仙草。仙氣飄飄的乾草,到了宛昀筆下轉眼就變成了女巫翻讀魔法書熬煮的暗黑祕湯,小人們害怕,邊噴汗邊忙著把配料們倒入鍋中。So cute!!!
_____
前言
仙草,有著一種極特別的存在感,大概最常在天氣很熱或很冷時才會想到它,黝黑,自帶仙氣,迷惑你原來吃草也能這麼愉快。
文|郭銘哲 圖|陳宛昀
主文
仙草吃法並非台灣特有,其命名由來眾說紛紜,但大抵不脫「仙」字形塑出為人體所帶來的,好比清血、退火、解暑熱等效果,也有田草、涼粉草、仙草舅等大量有趣別名。產地遍及島嶼各地,以新竹關西為大宗,加上鄰近的苗栗銅鑼和獅潭等,因為丘陵山坡地形,雲霧聚攏帶來大量水氣特別適合仙草生長。
.
九降風的強力吹拂也有利於採收後的乾燥工序,因為仙草乾得久放,才能有效拉高裡頭凝膠的質量和催生出更濃郁的香氣,過程中受潮發霉是大忌。採收期因為風土,南部會早於北部,約莫落在八月底到十月中,莖葉都會用到,必須趕在開花前採收,植株養分才能完整保留,以葉片裡釋放出的凝膠最豐富。
.
要煮出香氣濃郁的仙草茶,草乾至少需要二到三年的良好存放;而天冷時,台灣人最愛在仙草之中兌進地瓜粉、樹薯粉等,配搭八寶餡料,做成熱呼呼的燒仙草;天氣炎熱時,兌些中藥材熬鍋仙草雞或仙草排骨,也是大受歡迎的家庭涼補湯品;時髦吃法,仙草凍則可以變化出各種手搖飲品。
.
#高鐵TLife雜誌
#單元新文